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的冰與火
機器人大賽、創(chuàng)新大賽一直都有。但是它們近幾年忽然異軍突起,在青少年中成為一大熱門項目。
這類比賽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究竟有多大用?哪些學生熱衷于參賽?動機和效果如何?它們會是另一種形式上的“奧數”競賽嗎?
我們帶著疑問,走近這類熱門項目。
堅持下來不容易
在機器人培訓這件事上,沒有捷徑可走?;ǘ嗌倬Γ拍苡卸嗌倩貓?。
王越太喜歡機器人比賽。他有時候連做夢都是在賽場:
碩大的體育館里,有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來自全世界的成百上千個參賽隊伍,穿著五顏六色的隊服一一進場。**終,在笑容和掌聲中,王越的隊伍像奧運冠軍一樣,站上了領獎臺。
某種程度上,他的愿望已經實現了一半。
上半年,王越和自己的同學組隊,代表上海大同中學機器人社團參加全球規(guī)模**大、知名度**高的機器人大賽之一——FTC科技挑戰(zhàn)賽,一舉拿下中國賽區(qū)冠軍。據說,比賽全程“碾壓”各路對手,王越他們從**場贏到**后一場。
FTC得分規(guī)則是:看誰的機器人小車可以抓取更多的球,搬運到指定位置。球越多,分越高。雙方的機器人小車在場上可以互相干擾。它看起來就像一場對抗賽。
當競爭對手的機器人小車還在緩緩移動、伸出抓斗、準備抓球時,大同中學的機器人已經飛快地抓滿了一大把得分球,快速上坡,把球扔到了指定位置。
一眨眼,分數拉開100多分。
這場勝利得來不易。為了把這輛參賽小車做到“完美”,王越和隊友們天天去機器人教室組裝、編程、試驗,整個學期連節(jié)假日都風雨無阻。有段時間,隊友們**愛做的事情,就是在朋友圈曬教室圖,“給大家看一下深夜的學校什么樣”。
作為大同中學國際課程班的學生,王越和隊員們不僅要忙于備戰(zhàn),還有繁重的課程要完成。他們曾經差一點因為高三出勤率太低而掛科,**后在老師們的諒解和支持下,他們找到了比賽和學習之間的平衡點。
隊友周子琪仍然記憶猶新的是,**年大家打比賽,位列上海市倒數。第二年,所有人下定決心認真做一輛很強的機器車,但沒想到一上場,各種問題紛至沓來,比如因為場地靜電,遙控失靈,機器車一動不動,場面十分尷尬。
那一年,灰頭土臉地比完,王越詢問隊友們:我們明年還繼續(xù)比嗎?一瞬間,所有人鴉雀無聲。也因為輸了比賽,那年的機器人社團走了很多人。
“當然,那時候還有一個原因,馬上要高三了,非國際課程班的同學沒那么多時間來參賽了。”周子琪說。
在高中階段,參加機器人比賽,往往意味著整個學期都要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隊員們湊在一起去做一臺機器人。從畫設計圖開始,到搭建框架、手工鋸鋼條、擰螺絲、編程、調試等等,團隊不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幾乎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
換句話說,在機器人培訓這件事上,沒有捷徑可走?;ǘ嗌倬?,才能有多少回報。所以不少家長對孩子參賽頗有顧慮,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學生,都是機器人比賽的忠實粉絲。
與成績好壞沒關系
和孩子們的熱情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家長的支持度。隨著學段的升高,家長的支持度逐漸降低。
彭辰從小學6年級就開始接觸機器人比賽。
作為女孩子,她的理科成績在班里并非**?!巴鏅C器人和成績似乎沒什么關系?!彼f,班上的學霸們都去參加奧數之類的競賽了。玩機器人的,還是少數。
由于太耗費業(yè)余時間,初三時,彭辰的父母一度反對她玩。直到因為一次偶然機遇,彭辰上了“少年愛迪生”這檔電視節(jié)目。節(jié)目里,她流露出對機器人的熱愛,**終感動了父母。
“我對父母表態(tài)說,如果我不把業(yè)余時間花在做機器人上,那么也可能去玩游戲,還不如去做機器人呢?!迸沓秸f。
回想起來,她**得意的一場機器人比賽,是依靠策略“逆襲”成功的。
那場比賽中,彭辰擔任隊伍里的指揮員、溝通員。起初,隊伍排名墊底。比賽進行到后面,需要兩隊聯手合作打比賽,按規(guī)則,前8名隊伍可以任意選擇后8名作為隊友。
彭辰去懇求前8名中的一支強隊,訴說自己的隊伍有哪些優(yōu)勢,能起到互補作用,希望對方選擇自己,但是對方還是有點猶豫。直到**后一刻,對方終于選擇了彭辰的隊伍,她才松了一口氣。后來,運用“田忌賽馬”的策略,彭辰的隊伍**終拿到區(qū)域賽冠軍。
這場比賽讓大家懂得,原來光是機器人做得好,也未必能贏。團隊協作、策略運用等,同樣非常重要。
如今,彭辰即將升入高二。**近,她又參加了一場機器人比賽,這一回,她不再擔任隊伍指揮,而是擔任機器人操縱員。
“小姑娘操縱不是很占優(yōu)勢,我平時打游戲水平也一般,老師可能想,今年是我**后一年參賽了,所以讓我體驗一下操縱的感覺。”說這句話時,她面露遺憾。
“機器人比賽真的很好玩。”應宗樑這樣說。他長期擔任隊伍里的機器人操縱員,打游戲很有一手。每到賽場上,他就會操縱遙控手柄,指揮自家的機器車左右騰挪,做出各種復雜的技術動作。其中的樂趣,大概打游戲的人都能想象。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參賽同學都表示,自己不是學霸,成績中上,平時玩心很大。能夠熟練設計和搭建出一臺機器人,似乎對他們的課內學習成績沒有幫助。在機器人的搭建過程中,更多需要心靈手巧,比如反復試驗,材料切到怎樣的厚度,機器臂才能**靈敏。這種自己琢磨問題、自我學習、自己創(chuàng)新的能力,與課堂里的應試題目是兩回事。
和孩子們的熱情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家長的支持度。隨著學段的升高,家長的支持度逐漸降低,機器人賽隊有時候會遇到人員不足的窘境。
蠢蠢欲動的培訓市場
這個新興的創(chuàng)新教育市場,如今呈現金字塔結構。越往上,有能力從事高品質賽事培訓的機構越少。
2002年,施少卿還是一名上海的小學老師。**次接觸機器人比賽時,他一片茫然。
那是由樂高玩具公司組織上海的幾所小學舉辦的賽事。當時,知道樂高還有這種比賽的人并不多。施少卿發(fā)現,比賽確實培養(yǎng)了孩子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團隊意識,不同于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
2006年,在學校的支持下,他與樂高的技術骨干一起辦起了機器人俱樂部,專門培訓小學生參加相關賽事。然而知道的人太少,**屆,僅30多名學生報名。大部分參賽孩子就是來“玩一玩”。很長一段時間里,上海的專業(yè)培訓機構只有兩家,一家是他們俱樂部,一家是樂高自己。
此后,施少卿完全脫離學校,俱樂部走向市場。本以為還要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苦苦掙扎好幾年,然而沒想到,2011年,市場忽然爆發(fā)了。
那一年起,家長們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了機器人比賽,報名的學生呈指數級增長。施少卿的俱樂部在2011年一舉扭虧為盈。而同時,資本大量涌入,各種國外的賽事也紛紛來到中國,比如美國的 WER、FTC,日本的ROBO-ONE等等。
“過去,家長和我說的**多的話是,讓孩子來玩玩?!笔┥偾涓锌?,“2011年以后,越來越多的家長對我說,希望孩子能堅持學下去,比賽獲獎,將來從事機器人行業(yè)?!?
他遇到過一位家長,強迫孩子來學機器人。然而這個孩子明明更喜歡畫畫,對機器人不感興趣,培訓課上全程走神、心不在焉。
施少卿約談過這位家長,勸說對方,不如讓孩子做感興趣的事,說不定成就更大。然而這位家長強硬表示:“我一定要讓他參賽、獲獎。孩子越是這方面不行,我越要補他的短板?!?
突然爆發(fā)的市場,也讓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2012年開始,上海相關教育機構忽然增加了幾百家。
而今年起,新高考綜合改革中,機器人等一系列創(chuàng)新科技大賽獲獎,被納入大學可優(yōu)先錄取的參考名單。有了高考這根指揮棒,教育市場忍不住蠢蠢欲動。
“然而,市場上的培訓機構大部分濫竽充數,門檻很低。”好幾位從業(yè)者,不約而同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他們歸納,這個新興的創(chuàng)新教育市場,如今呈現金字塔結構。底層是大量突然冒出、簡單粗鄙的培訓機構,而越往上,有能力從事高品質賽事培訓的機構越少。
據說,行業(yè)內有一個模糊的“辨別方法”:去問一下這家機構給幾年級授課。比如,有些機器人班只招收小學3年級以下,內容以搭積木為主,加上一些簡單的機械動力。這是什么概念呢?一名普通大學生,只要培訓一周,就能成為機器人培訓班的老師,“忽悠”小學生。
如果這家機構能明確告訴你,他們有初中及以上的高年級機器人課程,并且系統(tǒng)教授編程,那么恭喜你,找對了有含金量的培訓機構。而這樣水平的機構,有人估計,現在的上海市場上仍然沒超過20家。
這幾年,蘇浙一帶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好幾家水平不錯,頻頻在賽事中斬獲獎項。比如有一家來自常州的俱樂部,頻繁來上海挖角,不惜血本把**的師資挖過去。俱樂部老板是一位房地產商人,從小喜歡機器人,辦這個俱樂部不為賺錢,只為興趣,所以一度放言說,要玩就好好玩,玩出水平來。
而施少卿的俱樂部,也被風投盯上。比如今年,就有風投對他表示,愿意投資3000萬元,必須一年內把錢花完。思前想后,施少卿還是拒絕了。他怕風投只把教育當做快速賺錢的工具,指手畫腳后,反而喪失了他做培訓的初衷。
全球掀起STEM教育熱潮
STEM,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
教育部出臺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中,也明確指出探索STEAM 教育、創(chuàng)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2015年才在上海注冊公司、進入機器人培訓領域的張穎,則更了解全球的行業(yè)情況。
張穎從哈佛大學畢業(yè)后,在一家全球500強企業(yè)一路做到亞太區(qū)一把手。然而幾年前,她辭去了這份高管工作,自己創(chuàng)業(yè),就是瞄準了全球STEM教育的興起。
STEM,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四門學科英文首字母的縮寫。
2006年,美國在其國情咨文中公布《美國競爭力計劃》,提出未來的教育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具有STEM素養(yǎng)的人才;
2011年,美國推出的新版《美國創(chuàng)新戰(zhàn)略》中,再一次提到STEM教育;
2016年,美國研究所與美國教育部聯合發(fā)布《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愿景》,內容就是展望十年后的STEM教育;
……
巧的是,同樣在2016年,教育部出臺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中,也明確指出探索STEAM教育(增加了一個代表藝術的“A”)、創(chuàng)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于是一時之間,STEAM成為創(chuàng)新教育的熱門詞匯。
“很多人以為,大概只有中國在舉政府之力,推動‘雙創(chuàng)’。其實不然,美國政府也一樣在使勁推。全球**知名的幾個機器人大賽,近幾年發(fā)展速度很快,就是得益于美國總統(tǒng)和硅谷企業(yè)直接站臺和‘背書’,不遺余力全力推廣?!睆埛f說。
而她指的就是FIRST系列比賽,也是全美規(guī)模**大、規(guī)格**高的機器人賽事。如今,FIRST 比賽已經在全球鋪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每9名錄取學生中,就有1人參加過FIRST比賽,可見**對它的重視程度。
2012年,同濟大學等國內幾所高校,聯手把FIRST系列中的高中組比賽引入中國,它如今在中國賽區(qū)已經舉辦了好幾屆。
全球另一大知名機器人賽事是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主辦者主要也是來自美國,協辦者中不乏全球著名的硅谷企業(yè),而支持者中還包括美國太空總署(NASA)、亞洲機器人聯盟等。
如今,FIRST和VEX已成為全球**的兩大敲門磚。順帶一提,VEX賽事已經獲得中國教育部認可,成為新高考中大學可優(yōu)先錄取的項目之一。
不得不承認,它們確實是當今機器人比賽中含金量較高的兩項賽事。參加過FIRST和VEX 比賽后,王越也參加過一些我們國內企業(yè)舉辦的機器人賽事,其中有些也得到教育部門認可,可以作為優(yōu)先錄取項,不過王越認為,和FIRST、VEX相比,國內企業(yè)舉辦的比賽還不夠成熟。
創(chuàng)客教育,中國與世界同步
在STEM教育上,中國潛力更大,意識更超前。我們不是在追趕美國,而是和美國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
其實早在10多年前,機器人和創(chuàng)新類比賽就一直存在。但在張穎看來,全球STEM教育如火如荼,還是始于2014年。它得益于兩種技術的成熟:3D打印和Arduino編程。
過去,想要成為一名創(chuàng)客,成本非常高:設計的電路想找工廠開模,至少也要花費5000元,一般人玩不起,但現在運用3D打印,只要花費幾十元。過去,機器人的編程軟件非常復雜,甚至需要團隊協作,但現在有了Arduino這樣一個“開發(fā)神器”,一個人就能完成所有編程。
如今,全球互聯網上,開源軟硬件的論壇數不勝數。在這些愛好者論壇里,你能找到無窮無盡的資料、別人做好的現成小程序。動手做一件智能機器,變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一個文科生,根據論壇上的指點,按圖索驥,說不定也能自己動手完成一臺機器人。
而這一切,不僅惠及創(chuàng)客,更讓創(chuàng)客教育、機器人比賽變得更容易參與。
在京東、淘寶上搜索,用于教學的機器人套件,一臺價格僅售200-600元不等。它是一個小箱子,打開來,里面有各種模塊零件,孩子像搭積木一樣,只要根據說明書動手組裝,就能漸漸學會如何搭建一臺機器人。其中,有針對6歲兒童的簡單套件,也有針對初中生、高中生的復雜套件,還有一種更高級的套件,創(chuàng)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編程制作,至于做出來的機器人究竟會干什么,全看創(chuàng)客自己發(fā)揮。
在機器人教學硬件生產領域,比較知名的廠商之一,是位于上海張江的DFRobot公司。他們研發(fā)的“蟲蟲機器人”,已經多次被媒體報道。公司創(chuàng)始人葉琛說,他的愿望是: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在家里,**組裝模塊、簡單編程,自己制作一臺合乎心意的智能機器人。比如切菜機器人、搬運機器人、洗碗機器人、報警機器人……而從這些教學套件上看,這些機器人搭建起來不難。他的愿望,其實離實現的一天已不遙遠。
葉琛對如今玩機器人的中國小學生們贊不絕口,“當我懷疑小學生可能玩不懂各種主板硬件時,事實告訴我,他們玩得很溜。曾有個小學生用我們的套件做了一個類似中國傳統(tǒng)皮影戲的‘雙槍老太婆’,這個機器人會自己打鼓?!?
當初,葉琛放棄了國外研究所的工作,選擇回國創(chuàng)業(yè),就是因為他看好中國市場。很多人以為,機器人領域歐美國家比我們超前,但是葉琛認為,在STEM教育上,歐美國家實際上也剛起步,中國與世界是同步的。
2008年,國內就已經有為創(chuàng)客服務的產品,到了2012年,這股潮流開始向大眾、向學生普及。在政策的推動下,如今全國已經有1000多所學校開設了創(chuàng)客教育班,而這個數據,隨著新高考改革,未來還會翻好幾倍。
“我覺得在STEM教育上,中國潛力更大,意識更超前。我們不是在追趕美國,而是和美國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葉琛說。
00后有希望成為創(chuàng)新的一代
學生們?yōu)榱藴蕚漤椖浚ゾ毘隽藢嵺`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顯然已不同于以往的應試教育。
葉琛的觀點,已經得到許多高中老師們的認可。
就在本月,酷熱的杭州白馬湖邊正在舉辦第32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從1979年的“全國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覽”,到如今成為國內規(guī)模**大、層次**高、影響**廣的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大賽已經走過30多年。
如今,大賽每年吸引著1000多萬名青少年前來參賽。今年的規(guī)模再超以往:來自全國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約1500人參與,主辦方中國科協共收到3000多個項目,經200多名專家初評,共有340項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和201項輔導員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項目入圍大賽終評。
上海市七寶中學的帶隊老師高俊說,比起結果,他們更看中的是參與這個大賽的過程。學生們?yōu)榱藴蕚漤椖?,磨練出了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顯然已不同于以往的應試教育。
新高考政策出臺后,一些高中老師有一種模糊的感覺:以后的學生,單純想以裸考分數考上國內**,估計會更難。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未來似乎會成為中學的常態(tài)。
而這類STEM比賽,已經不同于可以刷題的奧數,它沒有題目好刷,也沒有標準答案,就連命題本身,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提出、去發(fā)現。比如,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答辯環(huán)節(jié),專家需要對學生進行面試,就項目提出各種刁鉆的問題。學生必須獨自面對、臨場應變。那是真正考察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補課也補不了。
如果有人留心就會發(fā)現,國內多所大學的招生網站上,已經或明或暗地寫著,希望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獲獎者前來報考學校。有些**招生網頁上則寫明,這一類STEM比賽的獲獎中學生,可以報名參加該校的暑期夏令營或實驗班。國內高校預先招攬人才的企圖不言自明。
“大學的招生傾向、新高考的導向已經非常明顯。00后說不定很有希望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代?!币幻嘤柪蠋熣f,“衡水中學的模式,在大城市未來會越走越艱難?!?
咨詢電話:- 15000411174
咨詢網址:教育聯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