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陰局部受傷時,易形成血腫的部位是大陰唇。
2.陰道后穹隆位置最深,頂端與子宮直腸陷凹相鄰,為腹腔最低點,可進行穿刺或引流。
3.子宮位于盆腔中央,呈前傾前屈位,前與膀胱,后與直腸為鄰。成人非孕時宮腔容量約5ml。
4.子宮峽部在非孕期長約1cm,孕12周起逐步伸展,拉長變薄,成為子宮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宮下段,臨產(chǎn)時長 度可達7~10cm。
5.子宮峽部上為解剖學內(nèi)口,下為組織學內(nèi)口。
6.宮頸管黏膜為單層柱狀上皮,宮頸陰道部為復層鱗狀上皮,鱗柱交界處是宮頸癌的好發(fā)部位。
7.子宮韌帶共有4對(圓前闊正主下垂) ①圓韌帶,直接維持子宮前傾位置。②闊韌帶,維持子宮在盆腔正中位置。③主韌帶,固定子宮頸,保證子宮不下垂。④宮骶韌帶,將宮頸向后上方牽引,間接維持子宮前傾位置。
8.輸卵管由內(nèi)向外分別為間質(zhì)部、峽部、壺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以及異位妊娠好發(fā)部位)、傘部。
9.膀胱位于子宮前方。充盈的膀胱在手術中易遭誤傷,故婦科檢查及手術前必須排空膀胱。
10.以恥骨聯(lián)合上緣、髂恥緣及骶岬上緣的連線為界,將骨盆分為真骨盆和假骨盆兩部分。真骨盆位于分界線之 下,又稱骨產(chǎn)道,是胎兒娩出的通道。
掃碼添加老師微信,獲取下載碼
考點試題免費下載若已添加微信獲取下載碼,可輸入下載碼直接下載
下載碼出錯,請重新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