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網校排名> 正保會計網校> 據實列支時企業(yè)福利費如何記賬
正保會計網校 會計培訓

會計

發(fā)布時間: 2016年11月04日

據實列支時企業(yè)福利費如何記賬

a中級會計職稱網校哪家好

據實列支下,企業(yè)職工福利費的核算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一)直接列支成本、費用:這種核算方式適合于福利費開支金額不大的中、小企業(yè)。因為,企業(yè)發(fā)生的福利費直接列支成本、費用相比原按照工資總額的比例計提而言,會引起企業(yè)每月成本、費用的波動,而這對福利費開支較大的企業(yè)而言,會引起業(yè)績的較大波動;

(二)根據往年福利費的實際開支情況確定當年提取比例:這種核算方式適合于福利費開支金額較大的大、中型企業(yè),但是企業(yè)應注意的是當年確定的提取比例不再是14%的稅法扣除比例。

有人認為:第一種職工福利費的處理方式是真正意義上的“據實列支”,第二種處理方式是一種預提方式,是一種間接的“據實列支”,它是根據企業(yè)歷年來福利費的實際開支情況確定當年提取比例,顯然,當年計提比例是一種會計估計,并非當年職工福利費實際發(fā)生的比例,企業(yè)需要在年末對職工福利費實際發(fā)生情況進行調整,若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職工福利費小于預提的職工福利費,企業(yè)應當將多提的職工福利費沖回;若企業(yè)實際發(fā)生的職工福利費大于預提的職工福利費,企業(yè)應當將補提少計職工福利費。如何沖回多提的職工福利費或補提少計職工福利費呢?

該文對多提職工福利費沖回的賬務處理進行了舉例說明。

【例】 某公司2008年6月,當月應發(fā)工資500萬元,其中:生產部門直接生產人員工資150萬元;生產部門管理人員工資60萬元;公司管理部門人員工資100萬元;公司專設產品銷售機構人員工資90萬元;建造廠房人員工資60萬元;內部研究開發(fā)部門人員工資40萬元。

公司根據2007年實際發(fā)生的職工福利費情況,經計算2007年全年實際發(fā)生的福利費與工資總額的比重4%,企業(yè)將該比例作為2008年福利費的提取比例,職工福利的受益對象為上述所有人員。

應計入生產成本的福利費金額=150×4%=6(萬元)

應計入制造費用的福利費金額=60×4%=2.4(萬元)

應計入管理費用的福利費金額=100×4%=4(萬元)

應計入銷售費用的福利費金額=90×4%=3.6(萬元)

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的福利費金額=60×4%=2.4(萬元)

應計入研發(fā)支出的福利費金額=40×4%=1.6(萬元)

1.月末職工福利費的處理

借:生產成本               60000

制造費用               24000

管理費用               40000

銷售費用               36000

在建工程               24000

研發(fā)支出               16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200000

2.年末職工福利費的處理

【例】某公司2008年12月31日,累計發(fā)生的福利費支出為2450000元,已累計提取的福利費2850000元,少計提400000元。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400000

貸:管理費用                400000

上述賬務處理中,企業(yè)將多提的職工福利費全部沖減了“管理費用”,顯然不正確,影響當期損益,因為:在建工程人員、研發(fā)人員按工資總額多提的職工福利費應當沖減“在建工程”、“研發(fā)支出”;生產人員及車間管理人員按工資總額多提的職工福利費應先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攤,然后在產成品與銷售成本之間分攤。也許有人認為:這樣賬務處理太繁瑣,為了簡化會計核算,直接沖減“管理費用”。我們認為:如果多提職工福利費的金額不大,屬“非重要事項”,這樣賬務處理未嘗不可。但有人認為:這種預提方式核算適合于職工福利費開支金額較大的大、中型企業(yè),我們不敢茍同,大、中企業(yè)采用這種方式核算職工福利費,實際發(fā)生職工福利費與按工資總額計提數之間差額,在一般情況下,對當期損益的影響不應屬于“非重要事項”,遠遠要超過本例中多提的職工福利費40萬元。因此,大、中企業(yè)采用預提方式核算職工福利費,實際發(fā)生職工福利費與按工資總額計提數相比,多提(少提)職工福利費全額沖減(增加)管理費用,對當期損益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采用預提方式核算職工福利費,企業(yè)實際發(fā)生職工福利費與按工資總額計提數之間差額,如何進行調整呢?筆者認為:企業(yè)應按全年應付工資總額將多提或少提的職工福利費進行分攤,并調整相關的費用。

接上例,若該公司全年應付工資總額為6000萬元,其中:生產部門直接生產人員工資1800萬元;生產部門管理人員工資720萬元;公司管理部門人員工資1200萬元;公司專設產品銷售機構人員工資1080萬元;建造廠房人員工資720萬元;內部研究開發(fā)部門人員工資480萬元。

該公司應將多提的職工福利費40萬元應作如下分攤:

應沖減生產成本的福利費金額=1800×40/6000=12(萬元)

應沖減制造費用的福利費金額=720×40/6000=4.8(萬元)

應沖減管理費用的福利費金額=1200×40/6000=8(萬元)

應沖減銷售費用的福利費金額=1080×40/6000=7.2(萬元)

應沖減在建工程成本的福利費金額=720×40/6000=4.8(萬元)

應沖減研發(fā)支出的福利費金額=480×40/6000=3.2(萬元)

該公司年末應對多提的職工福利費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400000

貸:生產成本               120000

制造費用                48000

管理費用                80000

銷售費用                72000

在建工程                48000

研發(fā)支出                32000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規(guī)定:“沒有規(guī)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yè)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fā)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fā)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應付職工薪酬?!逼髽I(yè)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準則及其應用指南的規(guī)定采用“先提后用”的方式核算職工福利費,當期多提或少提的職工福利費,不能千篇一律地調整“管理費用”科目,應根據會計“重要性”的原則確定其是否調整相關的費用科目。只有這樣才能既不影響當期損益,也避免引起會計與稅務的暫時性差異。

擴展閱讀:

會計網校哪個好

會計網校排名

會計培訓視頻

×